皮肤科北京哪家医院好 http://baidianfeng.39.net/a_zhiliao/150708/4652392.html
近期在一些讲述川军的影评中看到许多评论,对于“无川不成军”这句话,有的人在支持,有的人在反驳,小编找到了两条反驳的评论,认为这两天评论不太很合理。
第一个评论里的“说这话”指的是“无川不成军”。其实我感觉这种评论并不是在diss川军,而是“地区自豪感”过于敏感并且对“无川不成军”这句话的理解存在偏差。下面小编将整理到的“无川不成军”的资料和大家分享一下。
一.为什么叫做“无川不成军”
“无川不成军”的意思不是没有川军就不行,而是在讲四川出征的兵力很多,每个军队都会有川娃子,有四川人。把每个军队都有川娃子,进行逆否命题,就是“无川不成军”,意思是一样的。甚至说“无川不成军”就是“没有川娃子,没有川军就不能抗日”,虽然有些夸张,但是也不能说是错的。
在年“七七事变”爆发后,当年9月,川军七个集团军,另有一军一师一旅共40余万人,先后开赴抗战前线浴血奋战,仅仅在抗战开始就投入了40余万兵力。随着四川成为抗战期间的大后方,四川人民不仅要为前线提供粮食、赋税,也要为各个战场上损失的兵力补充兵员。
为抗日,川军执行了蒋介石“军队国家化”的指令,接受了国民政府的整编。而一心想插手四川的蒋介石以几道军令,把刚出川的川军分得个七零八落。从此,川军的足迹遍布了全国的抗日战场,几乎所有的对日大会战中,都有川军将士的身影。
根据时任国民政府军政部长何应钦公布的数字,四川一省征兵,无论配额与实征数额,均约占全国总额的1/5,居全国第一。
据《抗战期间各省历年实征壮丁人数统计表》统计,四川历年实征壮丁数如下:
年为人;年为人;年为人;年为人
年为人;年为人;年为人;年为人
年为人
抗战八年,四川总计共征壮丁人,居全国各省之冠,为全国同期实征壮丁人的1/5。四川的这个征兵数还未包括西康征的人、特种部队和军事学校征的10万余人。如果加上此两项数据,则抗战期间,四川实征壮丁数近万人(此数尚不包括出川各集团军自行回乡募补之人数)。而日本投降后,《新华日报》发表社论《感谢四川人民》,文中说“直到抗战终止,四川的征兵额达到多人”,这就意味着当年大约每15个四川人中就有1人上了抗日的前线,意味着当时在战场上每5个人里面就有一个是川人,所以有了的“无川不成军”说法。
此外,抗战期间,四川出川将士伤亡人数约为全国的1/5,即阵亡人,负伤人;失踪人,共计64万余人,故当时四川有“家家皆缟素,户户皆白绫,十户九室无儿郎”之说。其中伤亡的军官有将官4人、校官9人、尉官21人,共计34人。现按照将、校军衔次序录名并附县别如下:
将官:王铭章(新都)、李家钰(蒲江)、许国璋(成都)、饶国华(资阳)
校官:王润波(开县)、李成烈(安岳)、林相侯(泸县)、姚杰(奉节)、傅哲民(江安)、邹绍孟(荣县)、郑少愚(渠县)、乐以琴(芦山)、谢北亭(忠县)
李宗仁将军这样说:“八年抗战,川军之功,殊不可没。”
二、四川有力的战争补给
八年抗战岁月漫漫,由于四川这个“大后方”是全国仅剩的物资供应大省,所以负担巨大。战时粮食奇缺,全川物价暴涨。成都年12月至年1月,一月之内米价上涨3倍以上,粮、糖、盐、火柴等,都曾限量供应。几千万四川普通民众都挣扎在饥寒线上。
日本人深知“中国大后方”四川的重要,对四川的轰炸前后持续了6年多时间,四川老百姓承受了巨大灾难,“跑警报”这三个字就是老辈人常念叨的字眼!
随着抗战的深入发展,我国重要的粮食产区逐渐沦陷,四川省成了当时主要的粮食供给区。在政府的号召下,很多农民主动给军队送粮,在后方的很多人将自己的口粮剩下来捐给军队,宁可自己饿肚子也要上缴赋税,在他们的感召下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抗战的队伍中。同时,四川地区的民众积极响应政府的号召,投入到各种军事建设中,修建铁路、建设工厂,努力为前线提供更多的物资。
据统计,八年抗战国家总计支出亿元(法币),四川就负担了约亿元。四川出粮也最多,仅年至年,四川共征收稻谷.6万市石,占全国征收稻谷总量的38.75%、稻麦总量的31.63%。
三、个人观点
小编不是四川人,但小编知道,凡抗日的中华儿女皆为华夏之楷模,川军、桂军、湘军等等都是好样的,都有自己的抗日奋斗史。但是既然有“无川不成军”这句话,我们就应该抛开地区的成见,怀着更敬仰的心情,去传承和感恩,不要因为所谓的地区自豪感限制了自己对英雄先辈的敬仰。哪怕可能说是有些夸张的成分,但是这是正能量,那些抗日先烈的蓝本是真实存在的,只要不是扭曲事实、过分夸大,那我们就不必要去刨根问底。况且,“无川不成军”要是空穴来风,那就不可能流传至今。所以小编希望大家能够正确地理解“无川不成军”这句话,这不是狂,也不是对其他军队的蔑视,更没有去定性哪个军队是最厉害的,这只是一个事实,是对川军和四川在抗日时期做出的贡献的一个肯定。希望“无川不成军”反映出的中国军人在抗日时期大无畏,浴血奋战,保家卫国的精神可以一直传承,让这段血泪史永远铭刻在国人心中,然后面向未来,为中华之崛起而奋斗!(史实材料参考整理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