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荣州大地,满目翠绿,丰收的种子在勤劳的人们手中播撒。5月12日,记者走进荣县长山镇,到繁忙的劳动现场去感受党建引领育乡贤的强劲脉动,去聆听乡贤助力乡村振兴的铿锵音符。
在炙热的太阳下,记者来到五通村那片插秧稻田边,看到晒得满头大汗的张文君正用斗车运送秧苗,稻田里既有机械插秧的忙碌,也有人工栽植的身影。张文君就是长山镇回引的优秀人才之一,他致力于稻虾、稻蛙、稻鱼“复合”种养,成为了长山镇优秀人才回引的标杆。
今年37岁的张文君,本科文化,4年前在云南和贵州从事食品营销,年收入达40万元。他在家乡人才回引的感召下,辞去了高薪的营销工作,回到家乡长山镇,在镇党委政府和村组干部的协调下,在家乡流转土地近余亩,开始了稻蛙、稻虾、稻鱼养殖。张文君在个人创收的同时,引领周边村民共同发展。去年在支付了27万多元村民劳务费的情况下,自己也获利约20万元。
张文君在村党支部的培养引导下,加入了党组织,如今被选举为五通村的文书,成为荣县长山镇五通村乡土人才回引的成功案例之一。张文君,仅是长山镇通过党建引领回引优秀人才的缩影。该镇镇长伍宏介绍,近两年,长山镇共回引优秀外出人才20人,他们有文化、有思路、懂经营、善管理,张文君仅是其中一个。为了给回引优秀人才搭建良好的发展环境,镇党委政府制定了五项人才服务制度,“提供一个创业实验平台”“打造一个人才驿站”“搞好一系列服务”就是其中三项内容,目前,已经在中心村五通村打造了人才驿站一个。
优秀农民工→致富能手→发展党员→村后备干部→村挂职或集体经济组织任职→村干部→镇挂职→推荐公招考试为行政或事业干部→推荐为各级党代表或人大代表。伍宏说,这个回引优秀人才的成长链条,既是激励措施,也是优秀人才回引的健康之路,同时也为回引的优秀人才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伍宏说,回引的优秀人才,不是用来做摆件,要让他们充分发挥作用,“配套措施”不可少,于是,镇党委政府制定了:“积极协助返乡创业人才办理相关审批手续、贷款、流转土地、产品销售等服务;协助返乡就业人才做好企业对接等服务;积极帮助人才争取各项荣誉,对符合条件的返乡就业创业人才,积极帮助申报优秀专家、杰出人才、荣州工匠等荣誉”等办法,并得以实施。
如今,回引的20名优秀乡贤,正在长山镇的茶产业、油茶产业、畜牧产业、综合种养、土陶产业等领域发挥着引领示范作用,用行动为长山镇的乡村振兴贡献力量。(蒋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