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荣县河口镇字库村村民广场旁边,约70名婆婆妈妈们三五个为一群,围坐在一个大大的簸箕周围,手脚麻利地对簸箕里花生进行优胜劣汰,然后由壮男打包送进保险冷库储存。簸箕里,还散发着泥土的芳香。“这些都是新鲜花生,筛选好后,发往重庆、成都等地市场。”合伙人之一的字库村党员龙德华介绍。
“字库村的这个保险冷库,是我们三个合伙人租赁的,从本县、本市新鲜花生出土开始,就收储销售,本地新鲜花生扫尾后,又从河南、安徽发回来进行筛选储销。因为,很多消费者喜欢吃生鲜花生!”另一个党员合伙人谷大林介绍。
现场采访获悉,这个三人合伙群里,就有两名党员,他们是字库村的党员龙德华,另一名党员则是原乐德镇退职村干部谷大林,两名党员带领着字库村的村民甯元福一起从事花生经营。
“为了推销我们镇和比邻镇的花生,让大城市的市民吃上带泥土芳香的花生,我们发挥普通党员连接市场的桥梁作用,从10年前开始,在宜宾辖区和荣县河口镇租赁保鲜库储销生鲜花生,也收储干花生,每年收储销干、鲜花生约多吨,每年支付村民筛选的劳务费万元以上。今年以来,已经收购、销售生鲜花生约吨了,累计支付村民劳务费约多万元。”党员谷大林说。(蒋兵/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