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成都8月5日电“很幸运能够在这么多书法界同仁的见证下完成我的拜师仪式,成为赵熙书法传人游纲先生的弟子让我更觉使命重大,以后我会更用心地向师父学习书法,不辱赵熙先生‘荣县赵字’的门楣。”近日,在由荣县文联及赵熙文化研究会共同举办的赵熙书法传人游纲先生的收徒仪式上,来自荣县的书法爱好者陈荣钢向记者表达他得拜名师的喜悦。不知情的人可能会问,赵熙是何许人也?拜师学书法而已,用得着举行这么隆重的仪式吗?跨越近百年的时空,或许赵熙先生也没有预想到,在他仙逝70余年后的今天,家乡还有大批“赵字”的爱好者和追随者,更不会预料到,荣县甚至还成立了专门的赵熙文化研究会,深入地探研他这一生的文化成果,假如他看到这些新闻,会觉得非常欢喜欣慰吧。探赵熙文化走近晚清第一词人有赵熙文化爱好者说,如果赵熙出生在当代,那他就是典型的“别人家的孩子”,还会成为豆瓣、微博、抖音上的红人,要是把赵熙写书法的过程录成小视频放到抖音上,想必随随便便就能获得上万人点赞。之所以这么有底气是因为赵熙先生生前就是有着大批追随者的文化“大咖”,他字尧生,号香宋,是四川荣县人,为清末民初著名学者,以“诗词书画戏五绝闻名于世”,也是民国初著名的川渝“五老七贤”之一,当时的人就称赞他为“士林之鹤”。近日,荣县赵熙文化研究会会长吴岷钟和记者谈起赵熙波澜壮阔的一生:“民国时期,四川各路军阀混战,民不聊生。交战者因忌惮赵熙的‘贤士’名声,才下令军队不犯其门庭,赵熙于是大量接纳乡邻亲友到自家避难,还曾多方周旋于军阀之间保民平安,为民谋利。有一次,他就亲自到刘湘师部力陈民生疾苦、与刘争辩,甚至‘以掌抚桌’斥责他,赵家因此被誉为‘郑公乡’。”在讲述的同时,吴会长拿出研究会编撰的《赵熙诗词选注》向记者展示赵熙在战乱中写下的多首感叹时局不易、民生多艰的诗词,他如数家珍道“这首《初春二首》就是那时候写的,他以‘人世乱离春不顾,河桥又挂柳千丝’来暗讽当政者不顾人间疾苦,又在《即事》中以‘天下正多无法事,街头贫媪夜号寒’的特写镜头表现军阀混战给百姓带去的苦难,他撰写《荣县志》时还置‘民生’为第一,从这些都可以看出赵熙十分心系百姓,关心民生疾苦。”通过会长吴岷钟和秘书长罗秀能的介绍,记者还了解到,赵熙先生“工诗,善书,间亦作画。诗篇援笔立就,风调冠绝一时。偶撰戏词,传播妇孺之口”,在诗词上,他被誉为“晚清第一词人”,尤精五律,一生作诗余首,有《香宋诗钞》《香宋词》等传世;在史志上,他主篆《荣县志》,行文严谨得体,被誉为巴蜀名志;在书法上,他字体秀逸挺拔、集古之大成,于宋元之前的书法大家几乎都有涉及,且每学一家都能融合变化,挥写自家新意,立宗“荣县赵字”;在戏剧上,他改编的《情探》对川剧改良影响重大,他也被称为让川剧文学化的“西川第一人”;在作画上,他善画山水小品,有倪云林之笔意,纯朴天真,意境广阔。有着一身的书生风骨、浩然正气且以诗词书画戏冠绝一时的赵熙先生还是近代中国极为杰出的教育家。他淡泊功名,多次推辞了袁世凯、蔡锷和蒋介石提供的高官厚禄,但重教崇育,毫不吝啬地奖掖后学。在他的门下创新革命、学识渊博者辈出,学生中吴玉章、黄复生等均成为辛亥革命骨干力量,虞白史、向楚等在学术和育人上都颇有建树,还有书画家余中英以及自称弟子投贽问学的梁启超、孙炳文、郭沫若、朱德、刘伯承等,可谓是“桃李满天下”。延荣州文脉荣县将建赵熙纪念馆与“香宋村”跨越百年的足迹,荣县的赵熙文化爱好者们在思考如何将赵熙文化与当下的时代发展相结合,让在这块土地上孕育的赵熙文化能够重新走进世人的眼里、心底,让赵熙文化的脉搏更鲜活地存在于这座“诗书之乡“,荣县赵熙文化研究会应运而生。据吴会长的介绍,赵熙文化研究会的筹建要追溯到年纪念赵熙先生诞辰周年的书法展,经过一年的精心筹备,于年3月25日正式成立。研究会成立至今已一年有余,现有会员68人,主要由荣县教育、文化领域的工作者组成,下设诗词、书画、史学、戏剧、教育及农耕六个专项研究委员会,各部门的负责人由相关领域的专家担任,方便将研究成果及时实验、转化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生产力。翻开研究会编辑发行的《赵熙连环画》,一幅幅线条流畅、妙趣生动的图画呈现在记者眼前,图画下方还附有简明的文字,全面又重点突出地向读者展现了赵熙先生一生八十余年的经历与贡献,连环画通俗易懂、老少皆宜,能推动赵熙文化的普及。通俗读物之外,研究会还编辑发行了学术性刊物《赵熙诗词选注》和《赵熙研究》。吴会长还谈到,研究会除申报“赵字”成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组织开展“赵字”笔会和定期祭拜赵熙墓等活动之外,同时还将以研究赵熙文化为契机,运用‘产学研’结合的发展模式,推动全县的文化资源普查及历史文化遗迹的挖掘,利用资源举办文化活动,由此开展对县内非遗文化的传承、弘扬工作,进行文化宣传,达到文旅结合、以文化人的效果,促进荣县精神文明及经济产业的全面发展。荣县文联主席梅友贵和记者说到研究会的工作计划:“我们接下里的工作重心会放在赵熙纪念馆的筹建上,赵熙文化作为荣县本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有一个专门的纪念馆来作为传承基地,我们希望这个纪念馆建成之后可以供机关工作人员、学生甚至农民来参观学习,实现优秀赵熙文化进机关、进校园、进乡村,发挥赵熙文化中清廉刻苦、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65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