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43
蒋兵封面新闻记者邓丹
当前,电信诈骗花样翻新,而通过出卖银行卡,为电信诈骗提供作案条件,更是法律不容。3月11日,封面新闻记者从四川荣县公安局河口派出所获悉,在开展“打击盗抢骗”专项行动中,河口派出所近日抓获3名出卖银行卡帮助犯罪嫌疑人实施信息网络犯罪的“卖卡人”。
目前,3人均因涉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被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侦破中。
每月1.5万出让银行卡一个月流水达万
今年1月,自荣县公安局开展“打击盗抢骗”以来,河口派出所结合“访民意察社情化事端保平安”活动,通过深入摸排调查,获得一条线索:曾在云南经商的河口镇村民杨光华(化名),前几年返乡后种植果树,成立一个专业合作社,期间在荣县开了一个对公账户的银行卡……年11月,杨光华经昔日的朋友介绍,将这张对公账户银行卡交到了境外的电信诈骗犯罪嫌疑人手中,在不到一个月时间内,银行卡便产生了近万元的流水账。
据杨光华后来供述,他将那张对公账号的银行卡交给“朋友”,条件是每月给予其1.5万元回报费。
另外被刑事拘留的2名村民,则是在网上认识了“朋友”,条件是以元左右的价格购买一张村民实名的银行卡。
这两人以为是天上掉下的馅饼,就按网上“朋友”的要求,用自己的身份证各自办理一张私人账户的银行卡,然后交给对方。“经初步侦查,两张银行卡分别产生了数十万元的流水账,目前两张银行卡均已被冻结。”河口派出所办案干警介绍。
据介绍,这些银行卡,通过云南“中介”,被带到缅甸等境外,实施电信诈骗。
用手机在网上刷单被诈骗44万余元
就在荣县警方严厉打击电信诈骗犯罪的同时,一桩被电信诈骗了44万余元的案件也发生在河口镇。
年11月,该镇居民罗永军(化名),在利用手机闲聊时偶遇一条立竿见影的投资高回报信息。按耐不住惊喜,他按照信息提示打开APP进行刷单,前两笔钱投入后立马收到回报,不知是“坑”的罗永军,试着一笔投进5万元,结果就没那么幸运了,久久不见本金返回和回报入账。
于是,他便咨询对方原因,在对方告知其要多投几笔才能一次性返回时,他又开始深信不疑,连续在3天内投进了44万余元。之后便是杳无音讯,发现自己被骗后他才向河口派出所报案。目前,已挽回损失1万元。
河口派出所教导员廖勇说,为了提高群众的反诈意识,近两个月来,结合“访民意察社情化事端保平安”活动,派出所还深入辖区各村(社区)、学校、企业等开展“打击盗抢骗”院坝会宣传20多场次,受教育群众1万多人。并利用赶集和春节农民工返乡之机,向群众印发反诈宣传单2万多份。另外,利用村社区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45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