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治疗去哪里 http://pf.39.net/bdfyy/bdflx/191014/7534559.html
胡瑶贤弟要编辑出版泸州三百年名人书法一书,我十分期待,突然想写下面文字,与书法我是门外汉,绝非谦虚,江阳沽酒客从不世故,所以肯定没有他出版后更完善,资料更多,但是也可以先了解一些泸州的过往。
中国的文字发明固然伟大,而书写的过程中产生出艺术的质变,才是升华了的艺术。这就是中国书法。自古以来名家辈出。
中国的书法,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我国文明史上的独特艺术。有其强烈的民族特性,是民族文明的体现。
中国书法是书写中国文字,以汉字为表现对象的优美书法艺术,外国文字,如英文、法文等,现在还没有能表现这种特有的艺术的成就。凡对书法艺术具有扎实功夫和较深的文化修养,才能掌握奥妙。
中国书法经历几千年不断地发展和升华,才达到现在的艺术水平,所以是一种不能弃而不问的艺术。
说起来这个事情,江阳沽酒客很惭愧,少年时期曾经有幸得泸州书法家余安中先生指点,临摹过几天欧体,奈何后来,踏入社会后全部丢弃,这几年习惯用手机和电脑,打字飞快,却提笔忘字,写字也心中不稳,实在觉得有些辜负余老的教诲。
作为一个民俗文化爱好者,今天不如来谈谈泸州的一些书法相关的事情,看看那些历史曾经的铁画银钩泸州留下了什么印记。
其实在明代杨升庵在《病中秋怀》诗中就有:“吉甫清风来主尘,涪翁妙墨换银钩。”之句。说明北宋时期,文学家、书法家黄山谷在泸州就留下了他的书法“拙溪”和“滴乳岩”等真迹。
“拙溪”在泸县里仁乡罗汉场,即现在的泸州市罗汉场背后溪畔的石盘上,字大三米见方。是北宋绍圣初年,黄庭坚(号山谷),谪贬涪州,又叫涪翁。他寓居泸州时单骑郊游,在罗汉场附近溪水石滩上,马失前蹄,摔下马来。他不怪马拙,不怪己拙,而怪溪拙,乃大书“拙溪”二字于石滩,距今近千年矣。由于石质坚硬,镌刻深入,至今犹存,堪称珍迹。关于这个传说还不能确定,但是确实有“拙溪”,不过是明朝人补的了。
“滴乳岩”在泸州宝山胜境之麓的百子图庙宇旁的石岩下,黄山谷在泸州时曾游百子图,品赏过岩畔滴滴似乳的甘冽山泉水,赞叹不已,遂挥大书“滴乳岩”,珍惜前辈手迹,特仿补书重刻“滴乳岩”三字于原处。现仍历历在目。
据86年版《大英不列颠百科全书》泸州条记载:“泸州名胜有忠山麓的滴乳岩,崖上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的题刻。”这也是唯一世界级的权威全书给予泸州唯一的一个词条。
而且“滴乳岩”不仅有黄庭坚的题刻而出名,而且有黄庭坚的嫡孙清代光绪年间的成都知府、雅安知府、永宁泸州分巡道按察使,建南兵备道按察使黄云谷(芸鹄)补书的“滴乳岩”,修建的“芸谷洞”和洞内三通石碑及石刻而著名。
黄山谷在泸州时,还书写有“云根”二大字约数尺,石刻在泸州崇义乡瓦窑滩陡坎子,山石坚硬,刻石不朽。
清代书法家何飞风,字鸣周,泸州人,乾隆时举人,学识渊博,尤工书法。撰书《金鸡义渡记》,著有《未信编蒿》行世。年七十六岁卒。仅在清末到解放前这一时期的书法,更是繁花似锦,大放异彩,兹摘述当时书法家如下:
在小市体仁堂的照壁上石刻的“体仁堂”三字,是包弼臣书写的。包弼臣名汝谐,原南溪县人,以诗书画名于世。其书法别具一格,雄健恣势,不落窠臼。在清朝书法的“馆阁体”盛行的当时,称他为“字妖”。当时人都赞誉所书为“包体”。
他以举人登场,于清光绪十年选授四川资州学正。在资州二十二年,资州是川南道属,乃请其书写泸州体仁堂的堂名。包弼臣善作擘窠大字,“体仁堂”三字,字高丈余,结体茂密,笔力道健,气势雄伟。一次水涨至此而退,一次火烧至此而灭,于是有包字能避水火的神话不胫而走。语虽荒诞不过是世人对包字的称赞而已。还有泸州文庙的“万仞官墙”四个石刻大字,庄严雄伟,也是他书写的。他八十八岁,于ー九一九年逝世于南溪。可惜的是沽酒客找不到他题写泸州的照片。
泸州名胜龙马潭,龙马潭庙门联是赵藩书写的。联云:
为问好游人,来何所,去何听见;
别有会心处,山不在高,水不在深。
川赵藩撰并书。
赵藩(——),白族,是云南剑川人,清末在泸州任二品盐茶道及川南道八年之久,对泸州名胜古迹,爱护倍至,重修龙马潭,以便游人欣赏美景。赵藩的书法效颜鲁公体,名重当时,还在泸州忠山重建“江山平远堂”,其匾额“江山平远堂”五个大字和“江山平远堂记”都是他撰书的。
成都武侯祠名联:“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则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也是他所撰写,至今脍炙人口,一九五八年毛主席看了武候祠这付楹联,都赞赏其文意与书法。后升任四川臬台。辛亥革命后,曾任广东国民政府的交通部长,是能随时代前进的人物。)
赵熙(号尧生),荣县人,前清翰林院编修,他的住宅名“香宋”,所著的词集亦名《香宋词》。当清末废科举、兴学堂时,他来泸州开办经纬学堂,后改名川南师范学堂,任第一任校长。他学识渊博,尤长书法,所书的“川南师范学堂”校名石刻在校门上。
又在校门内楹柱上各书楹联:“德智“交育”;文武一途。”
二曰:“无本不立;主善为师。”
校名刻石现在苏公路(即水井沟街),仍保存完好,金字辉煌,现作文物保护。
陈铸,字铁荪,一八九四年中举人,曾任云南沾益知县,弃官回乡办教育,乃于光绪三十ー年(年),以泸州三牌坊原行台衛门改建为校址,开办泸州学堂,任第任监督(即校长)。亲书“泸州学堂”四个大字,石刻在校门横额上,他是革新泸州教育的先行者,饱通经史擅长诗词书画,号称泸州诗书画三绝。
孙绮琴名号蝶园,泸州人,清廪贡生,著有《蝶园吟草》二卷,年七十八岁卒。他的书法闻名于世,晚年尤工草书。符合古云:“右军书法晚乃善。”孙绮琴老先生居住在专城街(原梓桐路),一个四合院,院中一小花园,一架葡萄,绿阴盖园,中有假山,盆景多姿,石缸金鱼游跃,小巧玲珑,供他晚年欣赏,舒畅心情。
书屋一楹联云:“澹泊以明志;宁静而清心。”他的医术也很有名,求医的人甚多,求书的络绎不绝。他每天早饭后,步行到卸甲桥(今邮电大楼门首处)街口“泾南茶园”品茶。求医的人,就在茶馆里诊脉,开的处方很简单,几味药就能治好病,是良医也。
所以远近闻名。求书的人,亦来茶园,有求必应,带回家书写。他书写的对联中堂横幅单条等,就近在水井沟街冯九如苏裱铺裱背瑰丽美观,真是书裱佳品。他近世后,有人求他的书法不得,乃搜集他开的处方笺(药单子来整理苏裱。作为书法艺术珍品,珍藏纪念,当时传为美谈。中国著名书法家于右任评曰:“泸县草书要数孙绮琴,行楷要数王羲。”
王少溪,名羲,泸县人,南京东南大学毕业,曾任泸县师范等学校教员,泸县教育局局长,泸县文献委员会委员长,南州艺术学院院长。后又任四川省文史馆研究员。以书法著称。在三十年代就以书写少成美百货公司的招牌,大书“少成美”三个大字而远近闻名。他的大字兼有颜柳苏王赵各家书法,而自成一体。
既有颜体的雄壮,又有柳体的骨力,既有王体的劲削,又有赵体的流利,还有苏体的潇洒,泸州韩家‘垇’戏院的横匾:“乾坤大舞台”。行草书写,气势奔放,真是龙飞凤舞。至今尚存有泸州市忠山的“革命烈土纪念碑”和泸县石洞镇的“革命烈土纪念碑”等书法珍品,庄重大方,肥壮厚,所以中国著名书法大家于右任亦称赞。“泸县书法行楷要数王羲。”
胡湘,号云章,泸州人,民国九年(年)任泸县县立高等小学校校长,连续任教数十年。家住白塔街(今治平路)开设间苏裱铺,当时泸州的书法家所书写的各种形式的书法艺术佳品,都托他苏裱,因为胡云章既是教育家,又擅长书法。与泸州文化界人士往还甚密,托他苏表,也好互相切磋。他的书法是摩临清代著名书法家刘石庵的字体,功力较深,可以乱真。他是当时泸州有名的书法家,登门求字的也很多。
阴懋德,字伦表,泸县云龙场的人。四川高等学堂毕业,曾任泸县中学,泸县职业学校等教师数十年,他创办“‘牖’群书局”,为泸县石版印刷业之始。曾任《泸县志》的编辑之。在抗日战争时期,他捐其私人财产,地名大水河的住宅作为校舍,创办“桐荫中学(泸州市四中)”,后来学生发展,オ迁进泸州城内。他善书法,是当时泸州有名书法家,他的楷书似碑体,近似北魏(张猛龙碑)的帖书法,优点是章法疏朗而又刚劲有力,为人所敬仰,是泸州教育家兼书法家。
当然泸州书法家还是不止这些,我自己手头没有他们的作品,有些遗憾,只找到部分。还是等胡瑶贤弟出版后,再给大家分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