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县典型田块再生稻亩产达4365公斤再

国庆刚过,荣县就传来捷报,再生稻典型田块亩产达到.5公斤,这是10月9日省农业厅、省农科院、四川农业大学专家组在荣县乐德镇现场测产的结果。

采访获悉,这个令人喜悦的丰收业绩,突破了荣县再生稻年最高亩产.7公斤、年最高典型田块.37公斤的两次历史记录,再次演绎藏粮于技的荣县传奇。

这天早上,虽然天空飘着小雨,秋风有些凉意,但没有阻挡专家组现场测产的脚步。上午10点20分,专家组在乐德镇回龙殿村随意圈了一块.02平方米、一块.68平方米的再生稻田块进行收割测产时,虽然产量还是未知数,但田里那沉甸甸的稻穗就让测产的专家们脸上提前绽放出灿烂的笑容。

“看这饱满的穗粒,产量一定不会差,应该不得低于公斤吧!比过去的头季稻还好。”围观的群众心中那秆秤就开始预测了。

经过一个小时的紧张收购、脱粒、去除杂质等,最终以“哑巴”(秤)说了算。经过称重量,结果出来了。“恭喜你龚付贵,你的创两优丰占品种,测产面积.68平方米,亩产.5公斤;徐跃彬,你的C两优华占品种,测产面积.02平方米,亩产.8公斤。”专家组现场公布了测产结果。

现场了解到,测产田块,是农业农村部农业重大技术协同推广计划试点项目“荣县水稻绿色提质高效集成技术推广应用”年示范区。该示范区位于荣县乐德镇,示范区面积亩;推广品种为:已筛选出的适合机插的优质丰产杂交水稻创两优丰占、C两优华占等品种;示范技术为:优质稻全程机械化绿色提质高效栽培技术,水稻节水节肥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再生稻促芽肥精准施用技术。

专家组现场测产认为,课题组建立的“科研基地+区域示范基地+基层推广站+新型经营主体”的协同推广体系,确保了优质稻产业链中生产环节技术到位;配套示范推广的新技术成熟度高,节本省工,节水节肥增产效果明显著。

记者现场了解到,像龚付贵的水稻田,头季稻加上再生稻,实现了亩产.5公斤的荣县历史最高产。

荣县种植业服务中心副主任邓榆千介绍,荣县37万亩水稻,通过抗旱保插精管理,实现了头季稻丰收,平均亩产约公斤;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全县蓄留再生稻30万亩,通过抗击前期高温干旱,实现有收面积26万亩,典型田块.5公斤,示范区和核心片区平均产量公斤左右,全县平均产量预计公斤左右。

按照邓榆千的概算,荣县25万亩再生稻按平均亩产公斤计算,老百姓将收获再生稻0万公斤。为了做到颗粒归仓,目前荣县农业农村局科技特派团正深入田间指导抢收,截至目前已经收割50%以上,本月底收割完毕。

来源:荣县融媒体中心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510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