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的功劳到底算谁的

从辛亥革命开始,中国人才开始认为自己是中国人。

在辛亥革命之前,清朝的人觉得自己是大清子民,明朝的人觉得自己是大明子民。并没有中国人的概念。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结束了中国多年的封建统治。中国开启了近代史。所以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最近几百年最重大的历史事件之一。

辛亥革命是怎么发生的?我从不同的角度跟大家聊一下这一段波澜壮阔的故事。

辛亥革命的开始是武昌起义打响第一枪为标志,然后全国响应,最终推翻了清政府,建立了民国。

但是今天这个故事要先从四川的一个小县城开始。

四川成都东南公里有个不太出名的城市叫自贡市。自贡近些年最知名的就是自贡灯会和恐龙化石。自贡市下面有个县,叫荣县。清朝末期,荣县是全国第一个宣布独立的地区。荣县为什么要宣布独立?

清朝末期,内忧外患。清政府国库告急。

年6月清政府颁布了一个通知,是针对川汉铁路的。川汉铁路是张之洞主导的从湖北武汉到四川成都的铁路,是由地方政府和民间资本家一起出资建设的,其中很多股份是由参与建设铁路的公司和工人持有的,计划后期通过这个铁路的运营,慢慢把出资收回来,然后盈利。清政府的通知简单说就是铁路所有权收归国有,这个铁路公司账面上剩的钱也收归国有。这个通知不光动了湖北、四川这两个地方政府的利益,还动了老百姓的利益。

地方政府和那些参与的公司以及员工当然就不干了,成立了一个“保路同志会”他们决定先礼后兵,先提了一个奏请,希望清政府撤销这个决定。清政府根本就不打算跟他们谈,直接就武力接收了。

保路同志会就组织民众罢工、罢课,武力抵抗。四川、湖北政府都很支持。然后清政府把领头的几个人抓了,几万人就去成都总督衙门请愿。清政府开枪杀死了三十多个人,史称“成都血案”。他们认为接下来必须以暴制暴。于是就组成了同志军,要围攻成都。其中荣县这个不知名的小县城率先宣布独立了,不承认清政府了。于是,清政府就派兵镇压。于是把湖北的兵派到四川镇压保路运动和荣县起义去了。

湖北的兵刚刚被派到四川,武昌就发生起义了,因为兵力空虚。

荣县宣布独立是年9月,湖北武昌的起义是年10月10日。今天是年10月10日,正好是武昌起义周年。所以我就想起聊聊这段故事。

你看是不是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清政府下令要把川汉铁路收归国有,就不会有保路运动;没有保路运动,就不会有荣县独立;没有保路运动和荣县独立,就不会有武昌起义。没有武昌起义,就不会有星火燎原的辛亥革命推翻清政府。那清政府就不会灭亡啊!

这个逻辑听上去很合理,对吧?其实不对。

这几个历史事件都是偶然的。但是有些东西是必然的。

你听听我接下来要讲的故事:

提醒大家注意一点,荣县独立主要发起人是同盟会的,武昌起义主要发起人也是同盟会的。这是偶然的吗?

同盟会的领导是孙中山。发生武昌起义的当天,孙中山是不知道的,更不是他指挥的。但是从来没有人说过武昌起义和辛亥革命不是孙中山的功劳。

实际上,到底算谁的功劳,这个事情是很复杂的,是环环相扣的。

我们应该要问一个问题,辛亥革命为什么会发生在武汉?

那你可能要说,就是因为保路运动造成的。

其实前面讲的那些故事都是表象之一。

辛亥革命从武昌爆发,不仅仅是因为保路运动。保路运动只是一个导火索而已。更深一层的原因是张之洞曾经主政武汉将近二十年。对整个湖北的思想产生了影响,这才是问题的关键。但是很多人,甚至很多历史所谓历史学家也会忽视这一点。

大家都知道张之洞做湖广总督期间兴办实业和学校。我前几天专门讲过一次汉阳铁厂的事情,提到了一部分。实际上在甲午海战中国败给日本之后,张之洞就主张向西方和日本学习。考虑到现实问题,从距离上、费用上、文化上,当时都更倾向于去日本留学。于是在那一段时期中国派出了很多留学生到日本。鲁迅也是那时候去的。这些留学生回国之后成为了最具革命精神和革命能力的人。基本上各个省份都派出了留学生,其中比例最高的是湖北。就因为张之洞是湖广总督。

当时的张之洞其实很矛盾,他自己是科举出身,27岁中探花,后来官至一品。深受清政府的厚恩。所以他想过要救清政府,希望能力挽狂澜。所以他要派人去日本留学,学成归来救国图存。但是他同时也发现,一旦出去接受了新思想,回来就开始抨击清政府,甚至要推翻清政府。并且他们既有热情,还有能力。

后来辛亥革命的爆发,最终导致清政府的灭亡,张之洞贡献巨大。但是恐怕他自己还真不想领这个军功章。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504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