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贡唯一的国保级古塔荣县镇南塔

荣县镇南塔,俗称白塔,历史悠久,建于宋代。因其建在自贡市荣县旭阳镇城区龙头山上,故荣县旧志称其为“龙头插笔”,又被誉为“文峰塔”,是荣县十二景之一。镇南塔承载着古荣州深厚的历史文化,是荣州大地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年3月,被正式确立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荣县镇南塔为方形十一层楼阁式砖塔,通高23.85米,占地面积60.84平方米。素面塔基,覆盆顶,塔内五层,有塔柱、心室、66级石蹬道。年,为保护塔身安全,将入口封闭,自此,无法进入塔内。明嘉靖、清嘉庆、民国年间曾进行过三次维修,-年对塔体及塔基进行了维修加固。

这条十分陡峭的登山步道是游览镇南塔距离最近和最具挑战性的步道,俯瞰登山步道比旁边楼房都高出不少,其陡峭程度堪称自贡“第一梯”,目前已关闭暂停使用。

再登一段山崖中间开凿的步道,就能直达荣县镇南塔。

镇南塔下俯瞰荣州老城

据嘉庆《荣县志》记载,镇南塔建于明代。但据其建筑结构和建筑形制及四川省考古研究院专家多方考证,荣县镇南塔实为宋代所建。

年3月,荣县镇南塔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荣县镇南塔,最初是佛塔,所谓“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浮屠”是“佛”的梵文译语,借喻为塔,是佛的象征。镇南塔对研究西南地区佛教发展历史提供了难得的实物资料。

镇南塔是由地宫、塔基、塔身、塔刹组成的砖石仿木结构塔,外观近似密檐塔,实际为楼阁式塔。塔基、塔柱、塔身全部用砖砌造,塔基为方形须弥座基,塔的中心是一个自顶到底的大砖石柱子。这种塔身的结构是我国古代砖石结构发展到高峰的产物,具有很高的建筑艺术水平,其独特的建筑风格,是研究古塔发展进程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

在文人墨客的眼里,镇南塔形似一支挥洒长空,飞舞夺魁的“文笔”。因此白塔又成为科甲功名兴隆的兆头。镇南塔和龙头山浑然一体,组成“龙头插笔”,遂成为荣县十二县风景之一。

镇南塔第五层塑有一僧人像,虽历经风蚀雨浸,但仍然形态完整,五官清晰。该僧人坐姿端正,目视前方,嘴角上扬,仿佛凝视着这苍茫大地,直面这沧海桑田。

镇南塔屹立在荣州大地已上千年,不仅是佛塔、文峰塔,更是自贡地区的历史文化地标性建筑之一。镇南塔将文化艺术与建筑艺术完美地融合,成为古荣州历史文化久远的象征和当地文明进程的见证,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rc/629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