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敏
两次都是因为工作关系,我分别在今年元月和三月去了两趟荣县,
一次是应邀写一篇有关荣县社会扶贫的报告文学作品而来到目的地荣县双石镇;一次是跟随在自贡举办的全国文旅人才培训班到荣县景区实地参观的途中采访文旅专家和从业学员。
两次都是任务在身,有些行色匆匆,并没有闲情逸致驻足流连光景。然而,就是在这样走马观花式的到访下,完成了一篇三千多字的报告文学和一篇专题片解说词的撰稿,并分别获得了发表和采用。一路的所见所闻,荣县和荣县人,带给我友好的印象,像一抹微云,投影在我的波心。
在这之前,还从未踏足过这片温润的土地。上初中时,通过欣赏就读于荣县师范的姐姐带回的当地旅游明信片,让我对荣县略微有些感性认识。荣县大佛、玉章故里、双溪水库、桫椤谷……这些景区名字便留在我的脑海里了,但是一直没有机会前往。
直到今年,我才近距离地感知荣县。
荣县城区入口的迎宾大道旁的标语上,对荣县的称谓还沿用古老的名字——荣州,我理解为这是一种文化怀旧的情怀。
市区的楼不高,但人气旺。车流不算密,但秩序井然。市民打扮并不摩登,但面貌质朴。
记住一座城,往往是因为那里的人。
姐姐的女同学彭秀英是荣县人。十多年前,在我与姐姐一同租房住的那段时间,彭秀英时不时会因为来自贡市区参加自学考试而来出租屋临时小住两天,她喜欢穿质地好、不打眼的休闲服装,说起话来爽快幽默。
那年我16岁,姐姐18岁,彭秀英19岁。姐姐和彭秀英都已师范毕业,成为了小学教师。每次来我们的出租屋小住,彭秀英都会买来很多糖果。可能是因为青春期发育的原因,我比较贪嘴,对眼前的食物都要逐一品尝,并不是人们想象的胡吃海喝,就是食欲强,胃口好。我当时身高cm,两年之内体重蹿升10公斤,姐姐嫌我胖,埋怨我好吃,说我长得不够秀气。说得我羞愧不已,我又嘴笨,一时语塞。在一旁的彭秀英开始为我辩护了——她说:“按心理学上的观点来讲,儿童的特点是喜欢食物,并没有定时定量的饮食习惯,那是因为儿童处在身体发育期。正常情况下,儿童爱吃是为了满足身体发育的需要,陈敏爱吃,大概也是这个原因,证明陈敏还像一个儿童,还处在发育阶段。”
这有理有据的开解,令人啼笑皆非,不过,我那一点点小小的自尊心得到了保护,我也就因此记得她的善解人意,她的通情达理。姐姐也从此至少不嘴上说我胖了。
彭秀英在几年间通过了汉语言文学自学考试本科阶段的所有科目。由于曾经无意中翻到她的自学教材《中国现代文学史》,书上所罗列的作家,大多数我都有所耳闻,并读过他们的相关作品,我也就萌生了参加自学考试的念头,以至于今后从事文案工作和自由撰稿人皆缘起于此。
多年前,听姐姐说,彭秀英去了成都,嫁给了一位四川大学的年轻讲师,生了两个儿子,做起了全职太太。
懂得生活和理解关怀他人的彭秀英是一位我所记得的荣县人。
曾经有一位从事平面设计的男同事,也是荣县人。
那个时候我和他都是20来岁的上班族,都说年轻人敬业精神不足,但他对工作的勤奋刻苦远远超出同龄人。当年,我们所供职的公司刚刚开业,他做平面设计,我做文案。策划室的我们经常晚上加班,有时候加班到凌晨,但第二天上班,他却没有半点瞌睡和倦意,也很少午休,并且对加班从无怨言,这让暗暗地佩服他。我至今还记得他的样子,个子不高,皮肤白净,有一个三个字的传统的名字,全名已记不清了,只记得大家叫他小罗。那个时候,在与小罗的聊天中,得知他曾经供职于报社,是从武汉那边调职到自贡的,荣县中学是他的母校。
平面设计作品常常需要修改,经过不同的领导过目后,也有意见相左的情况,有时候,最终的定稿和初稿之间往往大相径庭,截然不同。或许是身经百炼的原因,小罗总是有耐心的配合修改,当然,他也有阐明设计思路和坚持原创风格的时候。这样的合作精神,自然容易得到领导的垂青。一个月后,他后来居上,成为了策划室三名平面设计师中的领头雁。
小罗是我往往想偷懒时会莫名出现在我的意识中,鞭策自己勤奋工作的一个榜样,是不经意间会闪现在我脑际的另一位荣县人。
也是在今年,因为刷朋友圈,我留意到荣县水池小学的前世今生曾经被《人民日报》登载。凑巧,不久之后在自贡图书馆自贡乡土图书中我看到了介绍水池小学的书籍。由于最多只能借两本书,我选择了两本急需的有关自贡盐业和自贡景点的参考书,而放弃了那本专门介绍水池小学的图书,打算日后再行借阅。不料,这之后便一直不见这本书的身影。提及于此,是为了表达我想透过书籍了解荣县,了解荣县的教育,因为荣县和荣县人在我心中留下了良好的印象,播撒了友谊的种子。
当然,我所接触过的友好的荣县人并不止这两位,打过交道的荣县籍友人当中不乏大方客气的文友、工作严谨的镇党委书记、慷慨热情的村支书、专业过硬的导游、积极合作的文旅官员……并不是因为他们都给予了我工作的支持我才说他们的好,交人交心,我只是想一吐为快,聊以倾诉心中对我所认识的荣县人的感念之情。
五一小长假,我终于可以有一个放松的借口,放缓手头的工作和繁重的备考,自由度日。然而,随着日历翻进五月,夏日逼近,气温骤升,深夜时分仍然热气未消,暑热氤氲。伴着蛙鸣与蛐蛐声,我难生睡意,忆起了往昔,勾起了心中那一抹温存。面对电脑屏幕,敲击键盘,记下那些人,那些事,以表怀念。
年5月1日深夜
荣县吴玉章故居荣县大佛荣县大佛吴玉章故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