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电影《赵一曼》在全国上映,在观影的人群中,一名六十岁上下的老妇十分特殊。当周围人都极尽奢美之词,表达自己对电影主人公赵一曼憧憬、钦佩的感情,一边流泪一边赞叹时,老妇也是边看边哭。但影片结束后,她却显得有一点“楞”。
这已经不是她第一次来看《赵一曼》了,但每次看完,除了感动,她心中还多了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感:看着荧幕上舍身忘死的抗日女英雄赵一曼,她又想起自己那个多年前离家出走外出革命,至今未归的幺妹李坤泰。
这名妇女名叫李坤杰,她的妹妹李坤泰年离家参与革命,至今已经有二十多年没有消息了。身为姐姐,这二十多年里,她没有一刻放弃过寻找自己的亲妹妹。这一找,便从青丝到白发。
她哪里知道,自己苦苦寻找多年的妹妹,就“活”在大荧幕上啊!
李坤泰和李坤杰姐妹俩出生在四川省宜宾县北部白杨嘴村的一个封建地主家庭,家庭条件还不错,父亲曾花钱买了个监生的功名,后在家自学中医,为乡里人看病,母亲则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封建女性,操持家务。
父亲去世之后,按照封建传统思想,李家的家业几乎全部交由大哥继承。但李家兄弟姐妹众多,李家大哥并不是那种会疼妹妹如宝的男人。
妹妹李坤泰从很小的时候,便非常有思想。她不爱忍受古人约束女子的那一套,孩童时母亲为她裹脚,她愤而剪掉;青年时兄嫂想要将她早早嫁出去,她继续愤怒抵抗。
逐渐长大后,受到大姐夫中共党员郑佑之的影响,想要成为新时代进步女性的想法如野草一般,在李坤泰的心中扎了根。
但兄嫂都是思想封建之人,他们并不同意小妹李坤泰去男女混杂的学堂,觉得“丢面子”。为了读书,李坤泰没少和哥嫂斗争。
李坤泰性子烈,兄嫂不让她读书,她直接就以李一超为笔名,写了篇《被兄嫂夺了求学权利的我》,发表在报纸上。要面子的兄嫂最终只有妥协,同意小妹的求学路,但亲情也几乎断了个彻底。
尽管家庭不睦,但身为姐姐的李坤杰依然还是非常关心幺妹的。妹妹李坤泰随后成功入读宜宾女高,迈出成为进步女性的第一步,也有姐姐的一份功劳。但是大姐夫郑佑之特殊的身份也决定了李坤泰的人生,绝对不止于此。
年,19岁的李坤泰在郑佑之的担保下,加入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年,正在宜宾女中读书的李坤泰加入中国共产党。
在校时,李坤泰又将自己的名字改为李淑宁。但由于在校期间多次组织学生游行示威,进行反封建革命运动,她被女中开除了。可这并未影响到李坤泰求学的心理,反而让她更加专注于学习。
年,经过党组织推荐,李坤泰去报考了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院女生队。虽然操着一口流利的四川方言,但是李坤泰依然还是顺顺利利地被这个学院录取,成为名女学生中的一员。
年4月12号,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大肆捕杀共产党人,这时,李坤泰所在的女生队也被编入政治连,直接受叶挺指挥,并奔赴前线作战。
在一片枪林弹雨中,李坤泰也收获到了成长。年,李坤泰在党组织的安排下前往上海进行革命工作,不久又去往苏联学习。
在苏联,她以李淑宁的名字,与共产党员陈达邦相知相爱,并步入婚姻的殿堂。
转年,李坤泰便怀孕了。这个孩子或许来的不是时候,在革命正需要她的时候,怀有四个月身孕的李坤泰毅然决然选择回国,从事革命工作。
回国后,李坤泰几乎将全部心神都投入到革命工作中去,与丈夫陈达邦,逐渐地便失去了彼此的消息,与二姐李坤杰,也从那个时候开始断了联系。
如此,李坤杰从二十年代找妹妹,一直便找到了五十年代。
50年代时,李坤杰在四川省宜宾市工作。自新中国成立之后,她的心中就焦急异常。看着四川那些参加革命的同乡都陆陆续续回家乡看望家人,但她的幺妹李坤泰却依旧还是一丝消息也没有,身为姐姐,李坤杰的内心非常焦急。
坤泰啊,你在哪里呢?革命都已经胜利了,你怎么还不回来看看我们呢?
但很明显,靠她一个人的力量想要将妹妹寻回,简直是难如登天。于是,李坤杰预备向党组织寻求帮助。
但姐妹二人分别了二十多年,李坤杰所知晓妹妹的消息,也是十分有限的。因此,接到寻人“任务”的党组织,从李坤杰口中,也就只能知道关于李坤泰的这么几个特点:
名李坤泰,青年在宜宾中学读书时名叫李淑宁,在报刊发表文章时笔名叫做李一超。年,李坤泰在宜宾党组织的推荐下报考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年被武汉分校政治大队女生队录取,同年被派往莫斯科学习,年年底回到中国后,与家人失去了联系......
表面上看来,按照这个条件寻人,应当不难,但实际上却依然还是像大海捞针一样。
有一次,李坤杰出席宜宾县代表大会时,便向担任宜宾县委书记的陈林寻求妹妹的下落。但陈林并没有带来李坤杰想要的消息。他只说,你的妹妹淑宁,年在莫斯科的时候我们曾经见过面,以后就不知道了。
几乎是每次见到可能会有门路寻到妹妹下落的人,李坤杰都会上前询问,或者是请求他们帮忙问问消息。久而久之,宜宾当地的官员,中央上去四川出差的解放军或者干部,亦或是四川去北京上海等地公干的干部,都知道李坤杰寻找妹妹李坤泰的事情。
年时,李坤杰担任川南区妇女干部职位,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她得知荣县民主人士谷醒华先生将要去往北京参观学习时,她立即便找到谷醒华,向他介绍妹妹李坤泰的事迹,希望能得到他的帮助。
建国后,国家对那些曾经参加过革命,为革命牺牲很多的人,都是非常尊敬的。于是,谷醒华二话不说,便应下了李坤杰的请求。
但茫茫人海,在“化名”满天飞的革命年代,凭借着几个名字,一些经历,谷醒华大费周折也没能完成李坤杰的嘱托,但李坤杰并不愿意放弃,她继续用自己的方法寻找妹妹的下落。
除了问人,李坤杰也非常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rc/22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