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BD求职招聘交流微信群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13591262929630808&wfr=spider&for=pc
端午安康
粽叶飘香浓情端午
时至五月五,浓情在端午
粽叶飘香香,情意在荡漾
端午节到,愿你把忧愁端掉
午住快乐永在,把哀伤端掉
午住幸福永在,把烦恼端掉
端午放假通知
尊敬的家长:
您好!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年节假日安排的通知》,现将年端午节放假安排通知如下:
放假时间:
年6月3日——5日(共3天)
返园时间:
年6月6日(周一)
端午习俗
“窗户风薰端午,楼台月满中秋。”当夏日的风薰得路人醉时,端午就要来了。端午节的习俗有哪些,我们来看一看:
民俗一:吃粽子
古时为祭祀投江的屈原,荆楚之人农历五月五日会煮糯米饭或蒸粽糕投入江中,为恐鱼吃掉,人们想出用粽叶包米,外缠彩丝。后来,吃粽子就成了端午节的风俗。在老北京,粽子用江米、黄米、小枣做成,俗称“二米粽子”。系粽子则用马莲草,也是北京特产。
民俗二:悬艾叶菖蒲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
民俗三:赛龙舟
传说楚国人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王作楫说,古人赛龙舟时在终点设了鱼标、鸭标、铁标,谁拿到这3个标就获得了冠亚季军。为了让参赛者从远处看到终点,古人还会在3个标上用锦缎打上蝴蝶结。
民俗四:斗百草
古时人们到端午节,会结伴去郊外采药,采药途中会斗草玩,逐渐形成习俗。王作楫介绍,参与游戏的两人会持草相对站立,双手各持一草或花茎的两端。游戏开始后,二草相勾,双方各自把草向自己方向拉,谁的草或花茎被对方拉断谁为输。
民俗五:栓五彩线
拴五色丝线中国古代崇拜五色,以五色为吉祥色。因而,端午节日清晨,大人起床后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脚腕、脖子上拴五色线。据说,戴五色线的儿童可以避开蛇蝎类毒虫的伤害。
民俗六:点雄黄酒
雄黄是一种中药材,中医药书籍说雄黄能治百虫毒、虫兽伤,故民间有饮了雄黄酒,百病都远走、五月五日饮雄黄菖蒲酒,可除百疾而禁百虫、带雄黄进山不怕蛇等俗言。现代科学研究表明,雄黄酒外用尚可,饮则有害,必须慎用。
民俗七:驱五毒
五毒是指蝎子、蜈蚣、毒蛇、蟾蜍、壁虎五种毒虫。端阳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所以到端午节这天人们便在门上贴上纸剪的五毒图,以避其毒。端午节的驱毒避恶习俗,实际上多与讲卫生、防疾病有关,如插蒲草、艾叶,悬菖蒲,兰汤沐浴,用草木灰水煮粽子,采药斗百草,药酒外用避毒虫等。从传统防疫角度看,这些特殊的习俗活动有助于消瘟毒,除秽气,改善个人卫生。所以,也视端午节为“卫生节”。
端午节习俗甚多,因地域不同而又存在着习俗内容或细节上的差异。除了以上介绍的习俗外,不同的地域还有一些独具特色的端午习俗,可以和孩子一起了解噢!
温馨提示:
在享受假期美好时光的同时,请各位家长注意以下事项,让孩子的假期更加安全、健康,有意义。
注意安全
假期出行一定要注意安全,家长要以身作则引导孩子遵守交通规范。加强孩子自我防范、自我保护、防火防煤气中毒等教育,提高孩子的安全意识。天气转热,很多水上游乐开始启用,放假期间做好防溺水安全教育工作,不要让孩子单独玩水、游泳。
个人卫生
最近还是疫情防控阶段和传染病高发期,请您引导孩子注意个人卫生,多喝水,饭前、便后、户外活动后用正确的洗手方法洗手,培养孩子良好的卫生习惯,尽量不带孩子到人多拥挤、空气不流通的地方。
合理饮食
赛龙舟、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传统活动,粽子是不易消化的食物,让孩子适量进食,以免出现不适症状。天气炎热,饮食宜清淡,可多给孩子吃一些水果蔬菜;少食油腻、辛辣食物;雪糕、冷饮、冰镇水果尽量不吃。
加强锻炼
爸爸妈妈可以陪伴孩子适当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作息规律
保持跟幼儿园一致的作息时间,合理安排学习、娱乐、运动时间,控制孩子玩电子产品的时间。
安全是快乐、幸福、健康的首要因素,让我们家园携手陪伴孩子共同进步。
柘荣县第一幼儿园分园全体教职工
提前祝您端午安康,
万事如意,
阖家幸福!
HAPPY
“端午节安康”
编辑:魏晓丽
审核:吴玫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