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自贡经信”订阅我们
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自贡工业也书写着不平凡的发展篇章。
面对国际国内复杂局面和疫情防控、经济下行及老工业城市产业转型阵痛多重压力,我市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经济发展,力促工业“挑大梁”、制造业“扛大旗”,推动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自贡工业经济发展取得积极成效。
年,全市工业经济保持稳步增长,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1%,列全省第4位、川南第2位,较去年同期提升8位,创我市“十二五”以来全省最高位次。
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源于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勠力同心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不懈努力,源于帮扶企业共渡难关的暖心服务,源于以“三抓联动”促“工业挑大梁”的务实担当,展现出全市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新气象。
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抓“早”抓“大”促复工复产
年初,面对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全市上下抢前抓早、积极行动,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企业转型转产,加大口罩、防护服等应急物资储备力度,为推动工业经济快速复苏提供了基本前提保障。
市经济和信息化局迅速行动,帮助指导11户防护用品生产企业和3户消杀用品生产企业复产转产达产,全市口罩产能从3万只/天增加到了万只/天,增长了63倍,防护服产能达到件/天。组织储备各类口罩.8万只、防护服4.8万套,适时分八次向市场投放一次性口罩45.2万只,为学校开学提供一次性医用口罩万只,确保了我市防疫物资储备充足,有效保障了我市医疗机构、防疫一线及支援武汉医务人员的医疗物资需求,加快了全市企事业单位和人民群众复工复产、复商复学进程。
在做好疫情防控前提下,市委市政府坚持各方联动、因势利导、精准发力,主动担当作为,率先部署推动工业企业复工复产。
我市第一时间成立了由市领导挂帅的“工业企业复工复产保障工作组”,下设综合调度、物资保障、生产保供、企业督导等4个工作专班,构建“1+4”高效运转的复工复产保障工作体系,指导和帮助企业有序灵活做好复工复产工作。
抓“早”抓“大”,我市依托东锅公司、中昊晨光等“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抓好上下游产业链企业恢复生产。3月初已实现规上工业企业全部复产,规上工业企业的总复工率和复产率均持续保持在%以上。
打好“六稳六保”组合拳
服务企业纾困解难
一切围绕企业,一切为了企业,一切服务企业。面对疫情给企业生产发展带来的不同程度影响,我市打好“六稳六保”组合拳,帮助企业共渡难关,推动工业经济“稳增长”提供了重要支撑保障。
在政策措施上“做加法”。我市出台《自贡市支持中小微企业共渡难关十条措施》,梳理汇编中、省、市疫情期间惠企政策条;用好用活“应急周转金”“提升贷”等金融工具,年,为79家企业91笔转贷业务,金额7.64亿元;为73家企业提供贷款,金额为3.亿元。
在纾困解难上“做减法”。市经信局建立“一厂一组”“一企一策”工作机制,分类帮扶解难题,共协调解决物流不畅、流动资金短缺等8类突出问题个,主动做好企业用电用气生产保障。年,全市累计工业用电量19.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3%,增速列全省第7位,较去年同期提升了10位。
在对上争取上做“乘法”。市经信局帮助22户企业纳入工信部重点防疫物资生产保供企业名单、18户企业纳入省重点防疫物资生产保供企业名单,纳入数均列川南第1位;推荐上报的55户防疫生产类企业全部纳入省临时电费补贴名单,占川南四市入围企业总数的50.5%;推荐自贡南铁路物流基地等10个产业链改造升级项目申报年抗疫特别国债,推荐自贡航空产业园等10个园区项目申报年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今年以来,共对上争取中、省资金11.87亿元,创历史最高水平。
一系列惠企助企的有力举措,让我市工业经济迅速复苏企稳。年初的户负增长企业中有户企业产值增速得到不同程度回升,户企业产值增速较年初增长20%以上,户企业实现扭负为正。全市规上工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1%,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6个百分点,列全省第8位;实现利润总额同比增长32.0%,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8.6个百分点,列全省第4位。
强力推进“工业挑大梁”
工业经济提质增效
面对疫情冲击,早在2月初,市委就明确了“稳一强二保三”经济工作思路,全市“一盘棋”系统谋划、合力推进,部署了经济稳增长十项任务,强力推进“工业挑大梁”“制造业扛大旗”,促进了工业经济提质增效。
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工业经济工作专题会议,研究分析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市领导多次到企业一线调研,对川南新材料产业基地建设、长征公司重整等问题深入研究。市经信局对惠企政策兑现、企业存在问题协调解决等重点工作坚持定期收集整理和督查通报,千方百计推动形成市县合力、部门协同抓工业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为全市工业经济稳步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年,我市重大项目建设不断传出好消息:
通过实施工业项目三年攻坚行动,挂图作战、持续推动,新开工中国化工川南新材料产业基地等项目个,竣工四川晶升科技有限公司光学玻璃盖板等项目89个。
我市重点在项目投资、招商引资和园区建设上谋划布局一批重点项目,梳理“四个一批”工业项目和园区项目个,计划总投资亿元。
科技创新是第一动力。年,我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投入首次迈上10亿元台阶,达到10.75亿元,同比增长13.6%,占自贡市全社会研发投入总量的87.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投入强度达到0.94%,同比提升0.23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0.06个百分点,列全省第4位,创历史最好水平。
年,我市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实现良好开局,市经信局与成渝及东部地区部门、协会签订产业协同发展合作协议8个,推动自贡与成都达成合作事项62项,与重庆地区达成合作事项41项,推动我市高新区联合重庆綦江区成功创建为首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合作示范园区(全省仅10个)。
年,航空产业园成功创建为全国首批、西南唯一的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基地。与此同时,我市园区建设捷报频传:
自贡高新技术开发区、沿滩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获授“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园区”
荣县经济开发区成功申报并获批我市唯一省级农产品加工示范园区。
目前
全市7个工业园区规划面积
.5平方公里
年
园区新增承载能力3.58平方公里
攻坚克难,砥砺奋进。我市工业经济在“十三五”收官之年交出了满意的答卷,实现了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发展质量不断提高,发展效益不断提升,推动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连续三年获评优秀,并获国务院表彰。
五年来,全市工业经济持续保持稳步增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逐年提升,由年的8.5%稳步提升至年的9.5%,推动工业经济对全社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达到62.1%;全市规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屡创新高,主营业务收入从年同比增长6.3%到年同比增长7.6%;实现利润从年同比增长-3.4%到年同比增长14.8%,提高了18.2个百分点。
展望“十四五”,起航新征程。我市工业将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抢抓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机遇,对标市委推动南翼跨越、再造产业自贡的新思路、新理念、新要求,以再造自贡工业为突破口,加快产业转型突围,持续推进“三抓联动”,为自贡产业转型升级和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再谱新篇。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ls/49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