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法治报—海峡法治在线4月7日讯“祖国赋予人民警察保一方平安的神圣职责,我们有责任、有决心、有毅力与不法分子抗争到底。不管前进的道路多么曲折,我们依然保持英雄本色,铁骨铮铮。”年,曾获各级表彰29次、荣立个人三等功3次的“福建省特级优秀人民警察”、柘荣县公安局治安大队教导员郑永华在生命的终端,为自己的信仰写下了注脚。
年,他的女儿郑薇继承遗志,成为柘荣县公安局政工室的一名宣传民警。入警时,她特意选择了父亲生前使用的警号,续写父亲未完的警察故事。无论是办案前沿还是宣传幕后,无论是抗疫一线还是宣讲台前,她都绽放亮丽“警色”,将忠诚警魂薪火相传。
这一刻
她离父亲更近了一步
年7月,柘荣县公安局成立了一支特殊的队伍——女子办案队。身处内勤岗位的郑薇,有幸被抽调成为其中的一员。
不久后,第一次参与办案的她,就遇到了一个难题。
同事抓了一名吸贩毒的女性嫌疑人,经查,是一位艾滋病毒携带者。听闻结果,大家脸色有些变了。自小被父母捧在手心的郑薇,胆子本也不大,当即就心生退却。可低头瞥见胸前的“”警号,恍然之间,她想起了父亲的孤勇……
年5月,卢某因情感纠纷,伺机通过爆炸手段报复他人。接到报警后,郑永华带着实习民警火速赶到卢某租住房外。此时,卢某已经装好雷管炸药,民警的突然到来,让他情绪更为激动,扬言谁要靠近就引爆炸药同归于尽。
千钧一发之际,省公安厅下达指令:为保护周围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可伺机将其击毙。但为了挽救这个年轻人,郑永华向领导请示做最后一次劝说工作,冒着生命危险独自来到卢某住处。从上午9时到下午4时,郑永华将个人安危置之度外,用耐心和真诚打动卢某,最终避免了一起悲剧的发生。
在郑薇心中,父亲是真正的孤勇者。从警31年,他站在光影之中,从未退却一步。而承继了父亲警号的郑薇,也承继了父亲的这份孤勇。
“让我来!”话脱口而出时,恐惧已经消散。这一刻,郑薇觉得自己离父亲又近了一步。
从警察到“教师”
她将法治种子在校园播撒
“当有人对你实施侵害时,你该怎么做?”
“性侵害的加害者,不仅可能是陌生人,也可能是你熟悉、信任的人……”
前不久,在柘荣县第一中学附属初级中学,郑薇给孩子们上了一堂特殊的人身安全防范课。这也是她开展的第13场校园宣讲。从警察到“教师”,身份的“转变”还得从一年前说起。
去年7月初,郑薇迎来了一位特别的报警人——年仅9岁的小女孩甜甜(化名)。
原来,当天放学后,甜甜被一男子尾随并被其搂抱、亲吻等。机敏的甜甜趁男子不备,从其怀中挣脱,并用手表电话拨打了。警方根据线索,很快确定了该名男子身份,将其抓捕归案。
因年龄尚小,甜甜在妈妈的陪同下来到公安局制作笔录,并在郑薇的引导下,从视频录像中辨认出男子的身份。可案子办完了,回忆起那位母亲的焦虑和气愤、甜甜的彷徨和无措,郑薇的心情仍然沉重。
“‘人民’二字,重逾千斤。父亲生前的一言一行,对我影响甚远。”郑薇说,父亲在就任禁毒大队长时,曾帮扶救助过一位袁老太太,让老人老有所依,并开展“救心”工程,将其吸毒的孙子引回正道。“父亲始终将人民的利益挂在心上,时移世易,我又要如何守护‘甜甜们’,让未成年人不再遭遇侵害?”经同队友商议,郑薇认为解决问题还得从源头抓起,并敲定计划举办《法伴我成长》系列讲座。通过面对面讲法律、心贴心作指导的方式,将防范侵害意识植入孩子们的心中。
以笔为枪
她在“战疫”中彰显担当
今年3月,新冠肺炎疫情有所反弹。面对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全体民警向险而行。从3月15日开始,郑薇带领团队奔赴路上,认真收集新闻素材,拓宽信息发布渠道,加大宣传引导力度,用一架相机、一台电脑记录下一线民辅警坚守岗位的每一个场景、每一个瞬间。
白天,她辗转在辖区各个防控卡点,为拍摄一手素材,双手常被凛冽的寒风刮得通红;晚上,她将休息时间压缩成写稿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ls/26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