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政府与四川人民的矛盾激化后。年6月17日,成都各团体在铁路公司开会,成立四川保路同志会,推举四川省咨议局议长蒲殿俊、副议长罗纶为正副会长,提出了破约保路的宗旨,发表关于保路的各类文章,张贴海报,宣传保路。推举代表赴京请愿。四川护理总督王人文接见请愿代表,表示同情,并上奏朝廷,弹劾盛宣怀。一时间全川各地纷纷响应,各种保路组织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社会各个阶层加入保路斗争的行列,参与者达数十万之多,他们四处奔走宣传掀起了保路运动热潮。
年8月2日,新任四川总督赵尔丰抵达成都,开导民众,川汉铁路宜昌公司的总理李稷勋遭到贬黜。8月5日,在成都召开川汉铁路股东特别大会,矛盾激化,立宪派文明争路解决方法遭到抛弃。8月24日,群众性的罢市罢课风潮在成都发起,迅速席卷全川各地。
年9月1日,川汉铁路公司股东会议通告全川不纳粮食税。抗粮抗捐斗争在全省蓬勃兴起,捣毁各地相关机构。斗争遍及全川,清政府陷于困境。
9月4日,清政府电令赵尔丰:“迅速解散,切实弹压,勿任蔓延为患”。9月5日,在铁路公司特别股东大会上,出现了《川人自保商榷书》的传单,号召川人共图自保,隐含革命独立之意。9月7日,四川总督赵尔丰诱捕保路运动的主要人物蒲殿俊、罗纶等人,关闭保路运动的机构。成都人民纷纷前往总督衙门请愿,要求释放被捕人员。赵尔丰竟下令清兵当场枪杀请愿人民,制造“成都血案”。之后,赵尔丰致电内阁,谎称是匪徒进攻督署。同盟会利用这次事件开展革命事业。
赵尔丰在保路运动兴起之时,同盟会就在成都秘密会议,决定以保路为契机发动起义,鼓动股东大会,组织革命军,政府对人民的背离提供了有利条件,通过领导民众在成都发起暴动,在省会外,占领各州县,将成都进行包围。
成都附近州县以农民为主体的同志军,在同盟会员和哥老会的带领下,围攻成都,在成都郊区与清军展开激战。同志军大败清军并占据新津。罗子舟率雅州、荥泾同志军扼守大相岭,阻击清军。各州县同志军一呼百应,把守关隘,攻占县城。秘密组织纷纷揭竿而起,西昌地区彝藏同胞攻城逐官,川西北藏羌土司聚众举义。全川各族人民浴血奋战,反清斗争势如燎原,造成四川独立的有利形势。
同志军起义使清政府恐慌,9月10日将赵尔丰免职,命端方署理四川总督,率湖北新军入川镇压,这时革命党人加紧活动,革命前景一片光明,湖北空虚,武昌起义得以发生。
9月25日,同盟会会员吴玉章、王天杰领导荣县独立,建立了辛亥革命时期第一个县级革命政权。
10月10日,武昌起义进一步推动四川的独立革命。11月22日,蜀军政府在重庆成立,宣布同盟会的政治纲领。川东南五十七州县响应独立。27日,成都宣布独立,成立大汉四川军政府,蒲殿俊被推举首任都督。同一天,入川湖北新军在靠近成都的资中县反正,杀死端方。清朝在四川的统治彻底覆灭。
保路运动发生以后,清廷调派湖北新军前往镇压,造成武昌防务空虚,为武昌起义提供有利的契机。所造成的影响有二:一、清政府在四川、陕西、湖南南部的影响衰落。二、辛亥年武昌起义之后湖北、陕西等地的革命军在四川几乎是“兵不血刃,城门自开”,驻守在当地的清朝官吏大都被俘,或被迫化装连夜潜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