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记者在荣县水务投资有限公司采访,党支部书记万刚介绍,荣县水投历时15年艰难跋涉,但一路生机盎然,如今肩负起了21个村镇自来水厂日供水2.1万吨、9个乡镇污水处理厂年处理污水近万吨、三河六岸清淤年打捞垃圾50吨的光荣使命;艰巨任务背后也承载着国有资产的快速积累,固定资产从公司刚成立时的万元,积累到今天的17.5亿元。万刚说,发展的背后,就是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17名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业最大发挥,每一名党员用无声的行动,铸就了荣县水投的红底色。
寒冬时节党员在灾后重建现场
一名党员,一面旗帜。哪里最艰苦,哪里就有党员的身影;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党员突击队,最困难的岗位就是党员示范岗位,我是党员我先上这不是无为的口号,而是荣县水投党员干部的身体力行。党徽闪耀在披星戴月的抢修作业现场,党旗映照在寒来暑往的项目建设工地。
年正安场镇因地震受灾房屋重建,按照省市县的要求,公司接到了安装自来水的工程任务,正是隆冬时节,就在这样的冰冷时节,荣县水投公司安装队的党员喊出“辛苦我一个,奋战90天,提前一个月让灾区群众喝上自来水”的口号。搬运水管、现场指导,党支部和安装队的党员职工并肩战斗3个月,提前完成安装任务。
施工期间,支部书记万刚同志率梁大宗、王政廉等一批党员,带病坚持到了工程建设现场。带领施工队伍,争分夺、与时间赛跑,放弃了节假日,一心想让受灾群众早日喝上自来水,80公里的供水管道安通了,多户受灾群众喝上了自来水,一张红色的画卷永远定格在这里。
党支部副书记、公司副总黄远林,医院自来水项目建设施工中,也驻守施工现场组织实施、监督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确保项目满意建成,成为施工建设现场的领头人。
今年夏天旭水河畔,支部党员分管副总王旭同志带领打捞队党员头顶烈日、挥汗如雨的开展截污干管集污检查井的清淤打捞工作。
今年7月的一天,旭阳水厂供水主管网观音铺村段发生管道破裂,漏水情况非常严重,为了不影响整个水厂的正常供水和减少当地基本农田设施的损坏及农作物的损失,党支部宣传委员、供水经营部经理、水厂厂长黄耀俊同志立即组织水厂值班人员赶往事发现场指导抢修,在高温酷暑下经过三小时的努力奋战完成了抢修任务,恢复了正常供水。
今年8月,在经开区过水园区供水管网搬迁项目实施中,正遇极端高温酷暑天气,安装队党员魏小军,因连续10多天在室外接近50度的环境下作业导致中暑,他从来没向公司请假一天,而是利用晚上独自一人去诊所输液治疗,他用朴实而严谨的语言说道:“我是党员,小病压不垮我!”
今年8月的一个傍晚,复兴中心水厂副厂长邹长利同志(中共党员)接到楠木村村民报修“水厂供水主管网突发漏水,导致该区域停水影响该区域村民正常生产生活用水的需要。邹长利同志立即带领水厂值班人员戴好工具、材料赶往出险现场开展供水抢险维修工作,一直忙到凌晨两点才抢修完毕,保证了该区域群众的正常用水。
今年盛夏,长山污水处理厂厂长中共党员张德元同志在巡查中发现厂区集污井管道堵塞,他毫不犹豫下到又脏又臭的齐胸深污水井底进行疏通作业。当时的环境是非常恶劣,他拼尽全力将管道彻底疏通,没有让一滴污水进入河道,确保证了污水处理厂的正常运行和达标排放。
安装队党员陈忠,在经开区过水园区供水管网搬迁项目实施中,因右腿膝盖不幸被摔伤,但他强忍疼痛,坚持在施工现场坚持工作,直到施工结束。
红底色是党员热血铸就
两年来,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捐资元为留佳镇老祠村全家均为残疾人的朱秀平一家,保华镇洋叉坳村贫困老人吴明焕,乐德街道贫困党员安装自来水,当自来水沿着多米的管道流进水缸那一刻,每天在米外挑水成为了历史。
一组又一组镜头,一个又一个感人的场景,仅是荣县水投党员广泛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缩影。在公司下属的6个部门中有4名党员示范岗,他们用言行引领着各项工作的圆满完成。
党徽闪耀在建设现场,党员突击队红马甲辉映在抢险现场。2.1万公里的供水管道里日益流淌的不仅是荣县水投人夜以继日的呕心沥血,更是供区4.6万用水户生命命脉的源泉。每一滴水中浸染着党员用汗水描绘的红色,每一立方水中铸起荣县水投的红底色。
据不完全统计,近两年来,公司95%的党员放弃节假日和公休,战斗在项目建设现场,累计天数多天;有48人次位的党员同志,带病坚持的在项目建设和坚守疫情防控岗位上;近两年,全体党员累计捐款1万多元,帮助18户贫困户安装自来水和代缴水费……他们用无声的行动唱响高亢嘹亮的正气歌。
党员吴旭东、王旭、刘雪梅等多次被水务局党组表扬为优秀党员,水投公司党支部连续2年受到了水务局党组的表彰。(蒋兵/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