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贡荣县河口镇曹家嘴村蚕桑产业铺就群众致

连日来,自贡荣县河口镇曹家嘴村的桑农们迎来了今年春季第一批蚕茧丰收。验收、称重、评级、定价……在蚕茧收购站现场,人头攒动,前来售茧的桑农排起了长队。在曹家嘴村,一条宽阔的蚕桑产业致富路正在铺就。

曹家嘴村地处荣县与宜宾市叙州区交界,中心地距离河口镇政府7公里,幅员面积9.6平方公里,地处偏远,曾是河口镇3个贫困村之一,于年实现脱贫摘帽,现有脱贫户98户。“我们村青壮年劳力外出务工人员占比大,如何解决留村中老年人就业增收问题,成为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的一项重要任务。桑树更容易种,管理较简单,养蚕的周期短,适合5至9月份饲养,有了合作社的帮助,农户更是吃了‘定心丸’……”曹家嘴村支部书记杨小娟介绍。

在荣县农业农村局、荣县教育和体育局、荣县档案馆等部门和河口镇党委政府的帮扶下,曹家嘴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通过长时间的实践和考察论证,选择种桑养蚕作为村集体主打产业来抓。“我们通过邀请专家开展技术培训、入户宣传、现场观摩等形式广泛动员农户种桑养蚕,同荣县聚丰养蚕专业合作社建立‘专合社+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订单农业+返利分红’模式,帮助了12个劳动力到合作社务工,带动全村户(其中脱贫户30户)村民自养桑蚕,合作社包技术、包收购,形成了专合社与桑农的利益共同体。”曹家嘴村第一书记欧阳宗颖说。

“养蚕是一门技术活,也是一件细活,还要有体力,需要花大量时间摘桑叶、分蚕,有时半夜三更都要帮蚕儿上蔟,平时还要花很多功夫去消毒、照料……”今年新发展蚕农龚会容说:“原来担心在家养蚕成本太高,多亏了专家的指导,我今年发展了5张,成本和成活率都不需要担心。我这第一批蚕茧产茧量有公斤,收入1万多元。在合作社务工,不仅能挣钱,还能学技术……”

如今,曹家嘴村通过支部党建引领,大户示范带动,合作社桑农联姻,持续巩固和发展蚕桑产业。据统计,该村已建设标准蚕房40余个,桑园面积达到亩以上。今年春蚕上茧率在99%以上,蚕茧色泽好、匀净度好、茧质优良,收购率%,每张蚕茧平均产量达52公斤,比去年高出4%。预计今年全村养蚕量将突破张,产值万元。一条宽阔的蚕桑产业致富路正在铺就。(虞芳琳)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347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