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年前的一桩杀人案,凶手隐姓埋名,一个

北京有哪些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pf.39.net/bdfyy/qsnbdf/

文/冯玄一

年1月1日,那是元旦节。大部分机关单位都已经放假,城市的大街小巷里都充满了喜庆的氛围。但是,一个报警电话打破了四川省自贡市荣县县公安局的平静。有人举报,在荣县来牟乡的一个偏远溶洞里,有一具尸体。在偏远山洞发现尸体,公安局值班人员不敢怠慢,即可开展侦查。

经民警现场勘查,在一个偏僻的溶洞里,确实发现了一具尸体。尸体已经高度腐烂,面目不清。据法医鉴定,死者是一名男性,因头部遭钝器击打致死,确定为他杀。

在偏远的小乡镇发生了命案,消息立即传开了。公安局加派了警力,加大了侦查力度。

经过逐村排查,终于得知,死者姓莫,时年19岁,经营茶叶生意。

经家人介绍,年8月28日早上,年纪轻轻的小莫与年龄稍长的(时年23岁)的同村村民小邹一同前往成都卖茶叶。8月29日傍晚,二人返回来牟镇后在镇上餐馆吃了晚饭。晚饭过后,小莫就消失了,彻夜未归,家人多方寻找都没有踪影。因小莫是与小邹一起外出的,所以小莫家人在小莫消失后,曾多次找到小邹,询问情况。小邹说,29日晚上,他们吃过晚饭后就各自回家了,至于小莫为什么没有回家,去了哪里,他一概不知。

时间很快就过去了4个月,当偏僻溶洞里发现小莫尸体的消息传开后,小邹也神秘消失了。警察赶到他家时,他已经不在了。而警察多方排查,仍旧没有发现他的踪迹。就这样,小莫从人间蒸发了。

经过警方排查分析,小邹有重大作案嫌疑。而除了小邹之外,找不到其他线索。于是,小邹成为本案的唯一嫌疑人。

可是,小邹这一消失,就是27年。

但是,嫌疑人的消失,并不代表案件终结。公安部云剑-命案积案件攻坚行动开始后,荣县警方对辖区内所有命案积案全部进行重新详细梳理,来牟溶洞腐尸案被确立为攻坚对象。

时间过去了27年,要从发黄的卷宗里找到线索,简直就像是大海捞针。但是,随着刑侦技术的不断进步,当年无法想象的事情,现在都能逐步实现。

在这起案件中,两项技术为案件侦破提供坚实保障。

第一项技术:大数据识别技术

警方从当年的卷宗里,找到了一张小邹的照片。虽然这张照片已经泛黄,肉眼看很模糊。而且时间过去了近30年,长相也发生了变化。但是,通过大数据识别技术,警方还是在成千上万的照片里,找到了一组相似的照片,通过人工对照片的身份信息进行细致分析,终于发现了一个可疑人物。

此人生活在四川省达州市渠县鲜渡镇,但是不姓邹,而是姓林。之所以可疑,是因为根据公安系统里的身份信息显示,老林并非土生土长的鲜渡镇人,而是外地迁来的。但是却没有显示从哪里迁来的。他与鲜渡镇的胡姓女子结婚后,孩子不跟他姓林,也不跟老婆姓胡,而是跟随妻子的前夫姓。从这些迹象表明,这位老林,极有可能就是当年消失的小邹。

但是,光凭这一点,警察还不能断定,老林和小邹就是同一个人。此时,警察需要另外一项技术。

第二项技术:DNA比对技术

犯罪人员被公安机关逮捕之后,都会被采集DNA,录入DNA数据库。而老林和胡某结婚后,常年在浙江一带打工。他曾因打架斗殴被浙江警方查处并采集了DNA信息。荣县公安机关的刑侦人员将老林的DNA与当年消失的小邹的哥哥的DNA进行比对,发现老林与小邹哥哥是同一家族成员。由此,警方断定,现在的老林就是当年消失的小邹。

于是,荣县公安机关对老林实施了抓捕。

经过警方的审讯,老林交代了当年杀害小莫的经过。原来,他和小莫一同前往成都做生意,小莫卖茶叶,他卖鳝鱼。年8月29日傍晚,两人返回来牟乡后,一起吃了晚饭。在饭桌上,他得知小莫卖茶叶赚了元钱。于是,他见财起意,准备将这笔钱抢走。他把小莫骗到溶洞处,趁小莫不备,用石头击打头部,将其杀害,抢走了他身上的元。

当小莫尸体被发现的消息传到镇上后,小邹就带着抢来的钱消失了。逃走之后,他冒用别人的身份信息,隐姓埋名,结婚生子。他以为,他可以就此终老。不料,法网恢恢疏而不漏,他终于被警方抓捕了。而等待他的,终将是神圣的法律审判。

这起案件,最终得以破获,离不开现代刑侦技术的进步,随着大数据识别、人脸识别、DNA比对等技术的日趋成熟和完善,犯罪分子也终将无所遁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201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